杨妧心里刺痛了下。
她理解何家女眷急于在京都勋贵圈里立足的心情,毕竟何文秀姐妹俩都到了说亲的年纪,多出去走动,多结识人,才能有人牵线搭桥。
可今天毕竟是何文隽的忌日。
即便知道的没有几人,她也不会在外面搬弄是非,难道她们就半点不在乎?
这般做法也太令人心寒了。
清娘倒是想得开,神情淡淡地说:“公子早就清楚,何家人跟他没什么情分,活着的时候都没看望几次,死了就更别指望。”
否则,何文隽也不会把他呕心沥血写出来的几本册子尽数交给杨妧。
杨妧神情黯然地收好信,转到后院。
向日葵茎秆笔直,圆盘似的花葵高高地仰着,四周一圈金黄色的花瓣,葵盘上种子密密麻麻,一粒挨着一粒。
眼下还不到成熟的季节,清娘说过,等到九月,花瓣谢了,种子才会饱满起来。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杨妧看到向日葵总会想起楚昕,茁壮健康,充满了热烈的生机。
秦椒也结了果,牛角般尖尖的,还不及小指长。
只是,楚昕带回来那袋子是红的,而结出来的果子却青翠碧绿。
最喜人的还是茄子,一条条挂在枝叶下,紫得发亮。
杨妧觉得没加盖后罩房的确是明智之举,眼下虽然住得不宽松,但能有菜蔬吃,一年下来可以省出不少菜钱,那一窝兔子的食物也解决了。
兔子已经生第三窝了,家里根本养不开,趁杨婵念书的时候,关氏叫来陈大将六只半大兔子拎到饭馆里了。
杨婵盯着明显空了的兔笼发呆,杨怀宣告诉她,“兔子养大了要离开爹娘,团团和白大王都是这样,阿姐也是,会嫁到世子表哥家里。”
杨婵顾不得兔子,跑到杨妧跟前,抱着她的胳膊不放。
一晃眼就是中元节。
楚昕早早来接杨家人去赶庙会。
关氏婉言谢绝了,“带着两个小的,既耐不下性子听经,又没法逛铺子,你跟阿妧玩去,左不过庙会年年有,等他们稍大一点儿,再去也不晚。”
杨怀宣四月底过了八岁生辰,到十岁就能够和关氏一起照看杨婵了。
这样的安排正合楚昕心意。
他并不觉得两个小孩子是拖累,大不了多带几个侍卫伺候,可若杨婵在,杨妧必然不好意思让他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