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估计阿姨看了都说救不了。”顾斋主诚恳道。
他心里非常有数,就花照水那天天敲敲打打的造作,搞不好什么就炸了锅,一醉那满屋子的红线铜铃黄符纸,时不时还要在地板上画个阵法,玄净倒是不整幺蛾子,但他一个和尚,念经供佛蒲团木鱼也少不了。一家四口,三个的地盘都不好见外人。
那个混乱劲儿,别说阿姨了,神仙都救不了。
“有这么惨?”沈沧忍俊不禁,但想起顾长行家的配置,又不免觉得似乎可以预见,微妙地顿了顿,没再继续这个令人悲伤的话题:“坐吧,我去做饭。你在这儿看会儿电视?”
“不用,电视什么时候不能看——沧哥我去给你帮忙啊。”
他说帮忙,也不是客气客气,倒是当真一手好厨艺。顾斋主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极挑剔的一根舌头,点评起各家酒楼里厨子的手艺头头是道,连江南花船上姑娘家的点心都能分出个三六九等来,这人会吃也会做,倘若不是那一手做菜的绝活儿,花照水在陶老板家绝对享受不到动画片看。
说来惭愧,这门手艺他全是在一醉和玄净身上练出来的,在顾长行正式自学成才之前,这二位不知吃了多少盘没熟的,炒糊的,酱放少了的和盐放多了的,才有了今天顾斋主能信誓旦旦地和他沧哥说要打下手,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为他人作嫁衣裳”了。
“成,两个人也快些。”沈沧闻言给他让出一块地方,他是知道顾长行会做菜的,从前在剧组有次武指不小心受了伤,被医生要求饮食清淡,大老爷们口重,馋得挠心挠肝,顾长行琢磨着回去开了一次伙,溜溜达达拎了几个素烧的小菜回来,吃得大哥虎目含泪,当即拍着胸脯表示认下小顾这个兄弟了,收买人心,堪称一绝。
“那我先把丝切了,你还要什么跟我说。”
顾长行手起刀落,刀下几乎连成残影,密集如落雨般一阵与案板相碰撞的声音。圆滚滚的冬菇去了梗切成丁,翠绿挺括的小葱斩成细段,脆生生的胡萝卜丝和腌制好的鸡丝裹成色泽明亮的一把,均匀又好看,他这边切完,沈就顺手接过去调味,底下垫过一层篦叶,顺次码上嫩黄姜片和棕褐茴香,两人也不多话,动作自然又默契,像是本就该如此似的。
“喀嚓”一声轻响,明亮温暖的火焰从炉灶上蹿起来。
高汤已经足了火候,红艳艳的枸杞子点缀在汤面上,澄黄的一汪,琥珀似的炖地透亮,往外泛着鲜香的气息,衬着滚进去的一捧新米越发颗颗饱满,显出几分剔透的可爱来。
一看就知道是按照顾斋主的口味来的。
“粥还得熬一会儿,不想看电视你去我?”两个会做饭的凑在一起行动力惊人,没多久凉菜热菜荤素搭配整了个齐活,只剩下一道粥还要下功夫熬,沈沧看着火,就让顾长行去歇着:“你之前不是说想了解一下近代史,我应该都放在第二个书架上了。”
“那我先去找书了,沧哥你有事叫我。”
顾斋主也就勤快一阵子,犯懒的时候还是大多数,自觉今儿表现的已经不错,当即退出战场,转战书房,安安心心等着一会儿饭来张口。
沈沧的书房不小,却也被书架占了个满当,籍种类繁多,占据了半个柜子的是历史书,里面有一整套旭朝史,百~万小!说页的新旧程度,大约是常常被拿出来翻阅过。
剩下还有些包装对比之下稍显花哨的小说,被分门别类的放在单独一列,最靠近手边的是五本《逆命筹》,书页间还可以看到贴上的一些标记。
最有意思的是,他书桌对面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字,看痕迹应该是特意搬开了原本放在这里的书架,把卷轴挂上去,平素在时一抬头就能看见,这字也有趣,是按照裴峦的风格写得一幅“长向他山远处行”,不知出自何人手笔。
顾长行稍一思索就明白了,《庆瑞十五年》的剧本写的是严从明后来一直把这幅字悬于案前,依着沈沧的性子,大约是想提前做些功课,沉浸进角色里,揣摩一下那位小皇帝的心思吧。
他把目光又移回方才瞧见的那一套小说上,从书架上抽了一本下来,翻开书页便夹着几张薄薄的稿纸,写得有些满,字里行间又添了些补充注释,是沈沧的字迹,端正且俊秀,不像顾长行写的狂放无羁,有种从容不迫的周正,是一篇阙星河的人物小传,往后的四本里也依次夹着几叠,应该是把每册书里的性格转变和命运全做了分析,顾长行大略翻了翻,就瞧见了这个角色一生的圆满。
不知怎么地,他拿着那几页纸,竟然觉得有些沉。
他想,沈沧辛辛苦苦练了那么久的扇子,做了那么多的功课,演技样貌哪里不好,就是因为“坚持原则和不够有流量”才被人这样磋磨,这不应该。
沈沧差一个机会,差一个平台,像他这样的人,不该在泥潭里打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