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教授要辞职?”
“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是不是咱们听错了?”
“仅一次失败就被打倒了吗?”
..........
当“我必须辞职!”五个字从赵如松嘴里一字一顿的说出口时,整个总控台内先是一静,但紧接着便响起吵杂的议论声,这其中惊愕者有之、叹息者有之、惋惜者有之,不屑者有之、轻视者有之,当然无所谓者亦有之,但不管各人的态度如何,对于赵如松这句话的震惊是所有人共同的表现。
“赵教授,您无论如何都不能辞职!”此时坐在总控台中央座位上的新式坦克领导小组军工质量办公室主任吴天明不由得从座位上站起来,一双炯炯有神的双眸中噙满了不可思议,眉宇之间更是写满了愕然与诧异。
如果现在把在场众人的震惊程度用数值来表现出来的话,那么吴天明的震惊值绝对是要爆棚的那种,虽说对于刚刚测试的结果,凭着吴天明对赵如松的了解,也知道这位从不服输且极为坚韧的老专家绝对是难以接受的,
或许会沮丧、或许无奈、亦或许发点脾气闹点意见,总之,吴天明对赵如松可能的反应有了一个大概的预测,可无论如何他都没想到赵如松竟然提出辞职,以至于当他刚听到赵如松这番言辞时根本不知道说什么好,哪怕直到现在吴天明也只能重复着刚才那番毫无说服力的话语:
“赵教授,您可是弹药方面的专家,新式坦克弹药系统的顶梁柱,如果您走了,那新式反坦克弹药........”
“小吴,你也看到了!”没等吴天明把话说完,赵如松便伸手阻止道:“我的能力也就是这么个水平,想要提高也非常困难,何况从现在来看,新式弹药的研制可能进入了一个误区,而我就是带入这个误区的罪魁祸首,想要尽快的改变并有所进展,我都需要让让贤,再说此次所谓的矛与盾之争,起因也在我,这样搞内部纷争破坏团结的事也是违反研制规定和纪律的,所以于情于理我都必须离开现在的这个岗位!”
赵如松语气平淡,好似所说的人和事不是他自己一般,客观的态度和神情让人看过去就知道这位老专家是经过深思熟虑才确定的这个结果,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当一千米测试结束后,赵如松确实被那意想不到的结果惊得有些茫然无措。
但在迷茫与彷徨之后,他便渐渐的冷静下来,进而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他在新式反坦克弹药研制当中、相关的技术应用、与朱海峰针锋相对、跟卢嘉栋确信无疑的保证,尽快这个过程比较痛苦。
毕竟面对现如今这样的结果,之前的种种过往就如同一记记耳光打在他的脸上,然而不管怎样,赵如松作为一位奋战在军工科研战线多年的老专家,自身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的冷静与客观,却依然压住了内心的痛苦与逃避,进而能够直面这个对他来说有些“血淋淋”的现实。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发现在整个新式反坦克弹药研制当中所犯下的种种失误,甚至有些更是难以挽回的错误,正是这些他当时看来正确无疑,但到如今却是固执己见的意见和理论才造成今日的败局,既然如此,他又有什么脸面再去面他手下的那群孜孜以求、不断进取的科研人员呢?
更何况因为他赵如松无所顾忌的争强好胜,难以克制的自我膨胀,对同是新式坦克领导小组的其他人员并没有起到团结帮助的作用,反而与人处处争胜,破坏了整个团队的内部团结不说,最终也让他自己自食其果。
在弹药系统中说一不二,对他人的意见置之不理,哪怕是总设计师卢嘉栋的建议也是如此,而这场因与朱海峰的争执而引起的“矛与盾”之争更是一个最好的体现,也由此让整个新式坦克领导小组的成员及相关领导彻底把他赵如松归入“不听指挥”那一类人,接下来要做什么,他赵如松在几年前早就经历过无数次了,所以与其在这里丢人现眼任人乱整,还不如主动辞职,以避他祸!
对于赵如松的想法,吴天明哪里会知道,只觉得这位老专家因为如此惨痛的失败,而无法面对和承受,以至于选择逃避和退缩,所以当他听了赵如松的话后,心中不免有些着急,但在这么多人面前又不知道该怎么劝说,毕竟这里不是部队,对待一个临阵退缩的战士可以毫无顾忌的直截了当训斥一番,进而激发战士知耻而后勇的斗志。
现在他面对的可是赵如松,一个在建国前就已经投身中国弹药研究领域的权威型的人物,德高望重四个字放在赵如松身上并不为过,况且赵如松本身的年龄也摆在那儿,再加上两人的私交不错,因此于情于理,吴天明都不好把部队的那套办法搬过来用,只是现在他脑海里除了那套东西,也没什么好办法了。
只是吴天明看不明白,没有办法,不等于所有人都没辙,要知道在场有很多技术人员与赵如松的年龄相差不多,对于这位老专家的所思所想,这些人心中都或多或少能猜出几分,加之这部分人有很多也是赵如松的老友。
因此,见吴天明站在那里干着急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时,几个与赵如松相熟的新式坦克领导小组的成员便上前进行劝说,进而刚才因赵如松的决定而一直震惊的新式坦克弹药系统研制团队的成员也围了上来。
随着围在赵如松身边的人越来越多,之前在场的那些或观望、或无所谓、甚至有些轻视和幸灾乐祸的人也迈开沉重的脚步相继聚了过去,加入到劝说的大潮中去,不管怎么说,毕竟都是同事一场,不管是出于真心挽留,还是干脆凑个热闹作作样子,这个时候都应该上去劝上几句。
站在不远处的朱海峰见到围在赵如松周围的人越来越多,心中也顿时生出无限的感慨,虽说他跟赵如松相争而形成现如今矛盾对决的局面,这其中纵使有两人性格使然,但究其根本还是双方在技术上的比拼,并不涉及到对人身的攻击,更不是要把人一棒子打死。
所以,当朱海峰见到赵如松提出辞职是那黯然的背影,心下不免生出一丝怜悯之情,进而就想迈步过去,只是他的左脚刚要抬起,还没等迈出时,忽然觉得手臂被人重重的拉了一下,朱海峰见状即刻下意识的回头,这才发现拉他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在同一条壕沟了的“战友”秦景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