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藤文学>竞技小说>大明总裁 > 第二百二十四章 各抒己见
    关于近战战术,当然不可能在病房中作深入讨论。可不管怎么样,这个方立秉算是有勇有谋,可惜一条腿没了,以后做一个参谋之类都力有不逮,不过若是异日成立军事研究机构,倒是可以让方立秉研究一点军事。崇祯在心里惋惜了一阵,又问了郭演七和周卫明的伤势,这才退出病房。

    看到周卫明,就会想起周菲儿,崇祯可不想周菲儿唯一的弟弟周卫明再有什么好歹,好在周卫明只是左臂受伤,并无大碍,崇祯这才放心下来。

    对于皇上亲自来战地医院看望伤员,伤员们要说不激动那是假的,可以一睹天颜,怎么说也是一生之造化。毕竟天底下能见到皇上的人少之又少。何况皇上表达出来的关切和爱护之心,看起来十分真切,皇上每每听到伤员们与鞑子惨烈拼杀的情状,都是面容肃穆,听到最惨烈处,还会流露出沉痛之色,皇上这一番真情流露,让所有的伤员无不心中涌起慷慨之情,好象就算是这便死去,也不枉了被皇上当成了顶天立地的英雄。

    崇祯在看望完所有的伤员后,也是心生感慨,大明不缺勇士,只要练兵练得好,将官指挥得法,大明的士兵无论士气和战力,都并不弱。不过,根据所有受伤将士的情形,可以想见作为对手的清军有多么的凶悍。一天下来,五百多人战死,六百多人受伤,六百多受伤的伤员一个个均是身强体壮,在明军中也算是甚为彪悍,然而一个个都伤在鞑子刀下,可见鞑子近战肉搏的恐怖战力。

    看望完伤员之后,崇祯意犹未尽,当下便召集参谋人员研究近战之法。

    当然,要是有冲锋枪,那就不需要费事想什么别的办法了,直接配备冲锋枪一顿“突突突”就能解决问题。

    崇祯忧心忡忡地道:

    “刚才随同眹看望伤员的人都看到了,九成以上的伤亡都发生在白刃战中,方立秉提出多配手枪,算是一个办法吧!各位不妨再多想想,看还有什么好的近战法子?”

    崇祯这又是准备搞头脑风暴,不过自从登陆辽东与清军交锋,近战白刃战这个痼疾就一直没有解决好,明军在白刃战中的伤亡一直居高不下。尽管明军理论上有着无限的兵员补充,但不管怎样,这么大的伤亡率对于士气的打击不言而喻。

    杜濬是这些人当中最敢于说话的,也就是说他最能放炮:

    “皇上,依臣看,清军冲阵之前,或许是真吃了猛药,完全是一副不要命的打法,不提其野蛮凶悍,就说清军的兵器吧,据那些伤兵所说,好多沉重的兵器根本就不是常人可以使得动的,我军的刺刀对付这等势大力沉的兵器自然要吃亏不少。故以臣所见,我军确实应该扬长避短,多配手枪应该是近战良策,臣试过六连发手枪,此枪若是给每连多配备二三十支,任清军施展势大力沉的兵器,也挡不住我军手枪子弹,此后我军就不怕清军贴身作战了。”

    杜濬的意思,还是认定清军服了药,这才气力大增,而且悍不畏死。对于清军是否服用兴奋剂,崇祯实在是难下定论。不过后世研究,从清军常年食用牛羊肉来看,摄入的卡路里显然比食用谷物为主的汉人要高,营养上就高了一截。以其常年狩猎杀戮,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看,这种不断的体能强化使得清军在力量上必然占优。再加上清人要面对寒冷和野兽,适者生存的结果,就是体格强壮和弓马熟练者得以生存。从这三个方面来看,清军在力量和冷兵器方面全面占优,这是毋庸置疑的。就算不服用禁药,人家的力量优势也摆在那里。

    好嘛,对付力量型的对手,自然要以技术来克制,就比如说足球场上,清军善于抢逼围,明军偏偏害怕贴身对抗,唯一的对策,便是打技术足球。可是技术足球说起来容易,具体踢起来可就难了。

    崇祯倒是想听听白衡度的想法,故而把目光转向白衡度,白衡度会意,却说道:

    “皇上,臣一直在思考方连长的话,假设若是戚继光、俞大猷再生,他们能不能想出克制清军的法子,戚少保当年针对倭寇能想出‘鸳鸯阵’战术,若是戚少保面对**哈赤的清军,不知道会想出何种战法?”

    很显然,白衡度对于戚继光是极其崇拜的,看他那悠然神往的神态,便知戚继光在白衡度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事实上,戚继光也可以说首开火器协同战术之先河,从募兵到练兵再到带兵,也可以开一代风起之先。后世的湘军,曾国藩那一套募兵练兵之法均是师承戚继光,故此,以崇祯看来,戚继光若是在世,**哈赤很可能没有任何机会。

    杜濬对于戚继光亦不无尊崇,不过,以杜濬的性格,天生就不会迷信任何人,从他的棋风常常不讲棋理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故此对于白衡度的说法有些不以为然:

    “诚然,戚继光和俞大猷在对付蒙古人的轻骑兵方面,显得游刃有余。不过不要忘了,清军以重骑兵为主,有李如芳、洪承畴这样熟知我明军虚实的降将,对付火器有盾车,骑兵突击如狂飙,非是臣长他人志气,若非我军有精准的新式火器,可以射穿身穿两层铁甲的清军重甲骑兵,臣势难想象又能有何种阵法可以全面克制清军。不错,皇上讲到过西班牙的火枪长矛阵能够克制奥斯曼帝国的骑兵,不过奥斯曼帝国的重骑兵只有区区不到一万人,而清军骑兵是以重骑兵为主,清军的重甲骑兵,身穿两层重甲,只是露出两只眼睛,哪怕火枪铁砂打中,也难以伤及身穿两层重甲的清军骑兵,就兵器而言,清军兵器威力远远强过奥斯曼重骑兵,适才伤员所述,便是明证。论起对付火器,昔年洪承畴所领13万明军,就配备了俞大猷式的炮车阵,军中有几千辆炮车,结果呢,一开始也不是没有小胜过清军,但是最终还是大败。清军不光有盾车,还能挖掘长壕,让装备了各式火器的我大明大军一败涂地。总之,在战力、战术和战略上,清军都高过奥斯曼骑兵无疑,故此,哪怕是西班牙式的火枪长矛阵,也未必就一定能打败清军。即便是戚继光、俞大猷再世,或许不会败,然则若要大胜,也绝非易事。”

    崇祯心说,怎么扯来扯去,居然会扯到清军骑兵和奥斯曼骑兵的高下上去了,记得后世也有好事者在网上闲得无聊,瞎扯什么奥斯曼帝国、莫卧儿帝国与大明、满清军队孰强孰弱,让人看得似是而非。不过,凭心而论,缴获的清军兵器,崇祯试了试,有的兵器连举起来都困难,就更不要说用来挥舞杀敌了,由此可见清兵确有一身蛮力。而清军重骑兵身穿两层重甲,这种防护实非简陋的火器可以穿透,而且清军的盾车战术——无论是人力式还是骡马式盾车战术,对于抵挡明军火器效用实在不凡,重甲骑兵和盾车战术结合起来,对于明军火器的火力密度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很难想像明军能够输出持续不断的强大火力,只要明军火力减弱,清军不需一分钟就可突进明军阵线,故而凡与清军野战,明军鲜有胜迹。从清军的重装甲、重兵器,就防护和攻击力而言,以及灵活的战术而言,清军骑兵应在奥斯曼骑兵之上,至少崇祯在内心是这么认为的。

    两个人越扯越远,刘继云却只是关心皇上的中心思想,于是说道:

    “微臣以为,多装备手枪到连队,应该是当务之急。新到的五百支六连发手枪,也可以考虑装备一些给前线的连队。”

    白衡度闻言,心思也回到了如何完善近战战术的轨道,对于前线近战使用手枪的利弊,他已经反复考虑,于是说道:

    “近战使用手枪,如何避免误伤,此其一,贴身作战,手枪不能连续射击,哪怕是六连发,六连发之后还是要换弹夹,而刺刀可以连刺几十次、几百次。臣以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方连长那样将手枪的威力发挥到极致的。故此,孰优孰劣,还得试过才知。按照事先的计划,这五百支手枪是配备给骑兵的,臣以为,手枪骑兵应该比战壕里的步兵更需要这种可以连发的手枪。”

    秦知勇一向来是很少主动发言的,不过今天目睹伤兵的各种惨状,也忍不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