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藤文学>奇幻小说>白帝学园 > 第1章 又见李儒
    .,最快更新策行三国最新章节!

    阎🞤🖇行的大婚热闹而节俭,来的客人很多,酒席也很丰盛,却不🉲🋓铺张。饭菜量不少,却没什么珍稀食材,大多是常见的菜蔬,论奢华,可能还不如很多世家的家宴。

    不过客人大多是军中将士,也没几个人吃过大餐,管饱才是最重要的。至于那些世家,他们本来就不是冲着饭菜来的,能和孙策见面就达到了目的,饮宴不过是走个🕦🋹🞌过场,并没有太多的人在意。相反,他们不介意为孙策献上节俭的美誉。

    在他们眼里,这⚝💜是为数🏿☋不多和孙策靠得上的赞誉。

    荀谌对此深表赞同:孙策的确挺抠门的。他接到吕岱的消息后,化名进入汝南,在平舆周边转了几天,发现孙策办酒宴有的食材几乎都是从附近农户采购的,成本非常便宜。但农户也不吃亏。夏天正是各种蔬菜上市的旺季,连河里的鱼虾都非常多,汝南河流纵横,塘陂遍布,百姓不仅在家前屋后种上菜,养点鸡鸭鹅,还可以到河里捕鱼虾,也没什么成本。尤其是对🚖一些半大孩子来说,正是放暑假的时候,在玩耍的同时还挣到🔲钱,他们乐此不疲。

    就🞤🖇连酒宴上的虎肉都是这么来的。孙策部下将士趁着演习丛林战的机会,入林围猎,就解决了虎肉的供应。在这些武装到牙齿的精锐面前,百兽之王也只能乖乖的献出皮肉,经此一役,困扰了汝南多年的虎患彻底解决。

    不过,孙策这是凭武力解👦🋄决虎患,不是凭德行,所以🏤🜂⛀他是无法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的。

    尽管如此,荀谌还是对孙策的精打细算感到担心。论实力,孙策已经天下数得的诸🅢🈏侯,独占三州,他还这么用心筹划,即使是家大业大的袁绍也未必能胜他。如果袁绍不能在短期内击败孙策,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优势会越来越小,直🃣🙧🌯到被孙策逆转。

    看完了汝南的情况,评价了孙策🃂的理政,荀谌想亲眼见见孙策本人,做一个最后的判断。他让吕岱再次去见孙策,打算以刘和的使者身份和孙策见一面。之所以这么矜持,是因为孙策坚持要刘和求和⚯,🕗🉲而刘和只同意讲和,分歧非常明显,直接影响到双方的交往地位。

    吕岱领命,来见孙策。婚宴结束后,孙策就回到了葛陂的楼船上,亲卫营、义从营沿岸把守,普通人难🞡🕮🍁得一见。吕岱报上姓名,算是比较顺利的来到湖🎻🖑👶边,但他还是没能立刻上船,在岸边等了很久,才看到郭嘉赶了过来🇱🜘🂛。

    “荀友若何在?”

    吕岱上前行礼。“荀长史在驿舍,等🋂🖠🔂孙将军接🞲见。”

    “🞤🖇孙将军没空见他,让他来,🍽🍠🉜有事跟我说就行。”郭嘉摆摆手。“我也很忙,只能抽空半天。他要是愿意来就🊭📠🜓赶紧来,不来就算了。”

    吕岱🍙🈜转身正准备走,郭嘉又笑道🃂:“如果是使者,将军也许愿意见见,只可惜又做不了主。”

    吕岱很尴尬,自我解嘲的笑了两声,拱拱手,匆匆而去。他也知道郭嘉是忙人,他说只有半天时间未必是虚张声势。之所以愿见荀谌说不定还是看在同郡的份上。这个机会错过了,荀谌真可能白跑一趟🕗🉲。

    送走吕岱🞦🖖💨,郭嘉回头看了一眼湖中央的楼船,嘴角微挑。

    ——

    楼船上,孙策与一位老儒生相对而坐,饮着清甜的果浆,🝳🏊😗沉默不语,气氛有些压抑。

    老儒生须发花白,脸上皱纹不多,但眼袋明显,眉毛也稀🝳🏊😗稀拉拉的没剩下几根。脸色有些苍白,看起来像🃄🕐是大病初愈。他两眉之间有深深的川字纹,看起来心事重重,不时地叹息。他自己未必是有意的,只是🍭习惯成自然。

    此人正是从人们视野中消失了很久的李儒。董卓被杀后,他一路潜行到河东,与贾诩等人见了一面,又潜🃄🕐往南阳,在南阳隐居了两三年,最近突然出现在孙策面前。如果不是他自报家门,孙策也没想到这个形容枯槁的老头会是董卓曾经最信任的谋士李儒。

    董卓为了收买人心曾经大举征辟关东名士,但最后真正感激他知遇之恩并真心为他出谋划策😔🁉🃹的人只有李儒。只可惜董卓也不免好名的习气,被名气更大的并州名士王允的投效吸引,不再信任李儒,最后死在王允与吕布的谋划之下,李儒只能仓惶出逃。

    这几年,他一直隐居在南阳🗉🙴🎣,本意是想为贾诩打🈾探情况,但时过境迁,仇恨渐渐淡去,心情慢慢放松,他竟有在南阳养老的打算。南阳生活安定,学术风气自由而浓郁,又有本草堂的名医看病,如果嫌热闹,附近还有不少风景优美的地方可以隐居,是个非常适合养老的地方。他本打算在😏南阳住一辈子,直到不久前,听说蔡邕有意重写汉史,这才勾起了他的记忆,匆匆赶到平舆来。

    他自己心里有数,不管孙策和董卓有什么样的联系,不管他和贾诩等人是不是盟友,董卓肯定会在历史上留下恶名,而他也不例外,鸩杀弘农王的恶行即使是他自己也无法原谅,常常梦见弘农王来索命。这个恶行成了他的污点,让他无法立足,任何一个人,不管📸是不是支持朝廷,都不会轻易接纳他。

    找孙策,并不是想投效孙策,而🃂是希望🂫👭孙策出面干涉蔡邕,让他笔下留情。